您的位置: 首页 >> 诗文赏析

《峨眉山月歌》赏析

发布时间:2013年1月4日 15:43      点击量:347

峨眉山月歌
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

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

【赏析】

李白生性喜爱明月,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歌咏月亮的美好诗篇。《峨眉山月歌》,是诗人写得较早的一首咏月诗。

这首诗,作于李白二十四岁那年的秋天。这一年,李白结束了匡山的读书生活,决心出蜀远游。李白的出蜀路线,是由昌明、成都、峨眉、嘉州、犍为,然后东下渝州,出长江三峡。由于是初次旅行,所以从离开昌明开始,一路上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惜别之情。但由于此行是心怀“四方之志”赴广阔的世界,因此虽然是别情依依,却并无愁苦感觉,所以这些诗的调子是明朗的、轻快的,和中年以后的作品迥不相同。

《峨眉山月歌》就是李白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途中,一系列惜别诗中的一环。

正如《别匡山》一诗中,以匡山作为故乡的象征;《渡荆门送别》、《荆门浮舟望蜀江》二诗中,以三峡出来的江水作为故乡的象征;《峨眉山月歌》中,则是以“峨眉山月”作为故乡的象征。故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认为诗中的“思君不见”的“君”就是指“峨眉山月”,颇有见地。

用峨眉山的月亮象征故乡的例子,还见于李白晚年所作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一诗。诗末有句云:“一振高名满京都,归时还弄峨眉月。”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,不要贪恋虚荣,还是早返故乡为好。

用拟人化的方法写月亮的例子,更是多次出现在李白诗中。最为脍炙人口的有《月下独酌》(四首)之一: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……”还有《把酒问月》: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……”用月亮来象征故乡,故乡就有了集中的美丽的形象;把月亮当作人和他告别,故乡就成了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对象。这样一来,在《峨眉山月歌》中,李白和故乡惜别的依依之情,自然见于言外。

诗中的平羌江即青衣江。江水清澄、碧绿,绿得使人以为可以把衣服染成青色,故名“青衣”。这条江从成都西南的雅州(今雅安),东南流经峨眉山前,至嘉州(今乐山)汇入岷江。“峨眉山月”,由于山高月小,而且是半轮秋月,因此显得特别秀丽;又由于墨黑的山影衬托,也显得特别明净。明净、秀丽的秋月,映在清澄、碧绿的江水之中,这就比别处的月亮映在别处的江水中,更加美丽,更加可爱。“峨眉山月”、“影入平羌”,这是李白在峨眉山下所见的特殊景色。

诗中的“清溪”在嘉州东南百余里的犍为县,峨眉山更在嘉州之西。李白“发清溪”时,离峨眉山已有二百里之遥,自然看不见“峨眉山月”“影入平羌”了。故日:“思君不见”。虽然,离开峨眉山,仍然可以看到月亮;离开平羌江,仍然可以看到月亮映在江水里,但却没有在峨眉山下看到的那种特殊的景色了。

诗中的“三峡”,即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“向三峡”是指前去的方向,“下渝州”是指前去逗留的地方。均表示即将东下,即将去蜀。有人将“三峡”解释为川江中其他地方的小“三峡”,失之穿凿,对于领会此诗的远行惜别之情没有助益,反有妨碍。

经过上述分析以后,整首诗的内容便明确了:开元十二年秋,李白去蜀途中,再游峨眉山,在峨眉山下看见半轮秋月的娟娟倩影,映在平羌江水中,银光闪烁,随波荡漾,特别明净,特别美丽,特别可爱,给他留下深刻印象。再游峨眉山后,东南经过山水甲蜀中的嘉州一带,又盘桓了一些时日,然后在嘉州东南的犍为县清溪驿买舟东下。在出发的这天夜里,他想着从此就离开西蜀了,他很想再欣赏一次峨眉山月映在平羌江中的特有的美景,也就是再看一下故乡的可爱的容颜,可惜再也看不到了,李白只好怀着浓厚的惜别之情远去了。

短短一首小诗,既有纪行成分,又有写景成分,又有抒情成分,而且几种成分之结合,如水乳交融,浑然一体,再加上流畅而悠扬的音韵,读起来如月在水,如珠走盘,故宜其为绝句之佳品。

前人多次称道此诗,四句之中连用五个地名,不露痕迹,不觉重复。其所以能够这样,就是因为诗中所用的地名,不仅为纪行所需,而且在写景、抒情中也自有它们的作用。试将前二句中地名略去,成为“山月半轮秋,影入江水流”,就失去了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”的特殊情景,而流于一般化了,诗人的行踪和当时的思想感情也无从得知了。由此可知,诗中使用地名,如于叙事、写景、抒情有积极作用,多用几个也不觉重复;如于叙事、写景、抒情不起作用,甚至起消极作用,那就只用一处也使人有壅塞之感。,李白之所以敢于在四句小诗中连用五个地名,其秘密就在于:他是把地名化在叙事、写景、抒情之中了。